
《中国企业报》:发电行业转型升级,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3月15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培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我国在风电与光伏等新能源开发以及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截至2017年底,发电行业完成节能改造超过5亿千瓦,燃煤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比例约70%(中国华能超低排放比例为90%),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下降至309克/千瓦时(中国华能为300.11克/千瓦时),比2012年下降16克/千瓦时。5年来,发电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亿吨,为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曹培玺说。
他认为,发电行业的绿色发展水平距离党中央的要求,距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存在高质量电力供给和需求不协调、发电效率和污染治理不平衡、电力市场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及对新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力度还需要不断加强等问题。
曹培玺说,尽管还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面前,发电行业必须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发电行业转型升级,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为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统筹新能源和煤电清洁开发协调发展。新能源发展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激励措施,循序渐进,实现新能源资源的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发,完成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模式的转变;加快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下大力气解决弃风弃光问题,高度重视新能源电费补贴问题;推动新能源规模化集中式与分布式分散式并重发展,加快智能微电网的示范与推广。
在清洁高效煤电发展方面,我国在煤电清洁开发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要继续支持煤电技术创新与发展,鼓励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不断提高煤电效率,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大资源节约力度,加快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二次再热等大容量高参数清洁煤电技术和集中供热工程的推广应用。加大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应用力度。积极落实等容量替代政策,加快淘汰落后煤电产能。加强对自备电厂和中小机组的监督管理,推进自备电厂节能环保改造,落实好节能环保调度。在促进新能源和高效煤电协同发展方面,推进电力辅助服务和容量市场建设,改变传统发电行业主要靠电量收益的模式,提高新能源入网消纳能力。
其次,加强电力需求侧顶层设计和技术创新。最后,创新有利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
http://epaper.zqcn.com.cn/content/2018-03/20/content_41745.htm
“截至2017年底,发电行业完成节能改造超过5亿千瓦,燃煤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比例约70%(中国华能超低排放比例为90%),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下降至309克/千瓦时(中国华能为300.11克/千瓦时),比2012年下降16克/千瓦时。5年来,发电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亿吨,为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曹培玺说。
他认为,发电行业的绿色发展水平距离党中央的要求,距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存在高质量电力供给和需求不协调、发电效率和污染治理不平衡、电力市场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及对新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力度还需要不断加强等问题。
曹培玺说,尽管还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面前,发电行业必须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发电行业转型升级,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为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统筹新能源和煤电清洁开发协调发展。新能源发展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激励措施,循序渐进,实现新能源资源的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发,完成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模式的转变;加快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下大力气解决弃风弃光问题,高度重视新能源电费补贴问题;推动新能源规模化集中式与分布式分散式并重发展,加快智能微电网的示范与推广。
在清洁高效煤电发展方面,我国在煤电清洁开发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要继续支持煤电技术创新与发展,鼓励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不断提高煤电效率,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大资源节约力度,加快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二次再热等大容量高参数清洁煤电技术和集中供热工程的推广应用。加大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应用力度。积极落实等容量替代政策,加快淘汰落后煤电产能。加强对自备电厂和中小机组的监督管理,推进自备电厂节能环保改造,落实好节能环保调度。在促进新能源和高效煤电协同发展方面,推进电力辅助服务和容量市场建设,改变传统发电行业主要靠电量收益的模式,提高新能源入网消纳能力。
其次,加强电力需求侧顶层设计和技术创新。最后,创新有利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
http://epaper.zqcn.com.cn/content/2018-03/20/content_41745.htm
文:鹿娟 范捷
行业相关链接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环境保护部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能源局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国家核安全局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力新闻网
中国核工业集团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中国发电企业信息网
国家电力信息网
国家电力资讯网
"未来电力"企业联盟
中国电力网
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
英国石油公司(BP)
意昂集团(E.ON)
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
法国电力公司(LECTRICIT...
莱茵集团(RWE)
东京电力公司(TOKYO...
韩国电力公司(KOREA...

华能微信公众号

华能微博
COPYRIGHT 1977-2016 BY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6号 邮编:100031
京ICP备05038150号